期刊简介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季刊)创刊于197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编辑部目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三位专职编辑均是教授,并有两位是博士生导师。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收录。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的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药学、管理等与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9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7/R
邮发代号: 42-12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952
- 国内刊号:43-1457/R
- 出版周期:季刊
-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精神药物的使用
本文综述了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精神药物的获取、贮存和治疗经验.......
作者:赵汉清;施建安 刊期: 2009- 02
-
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梦魇与自杀倾向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涉及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特点、梦魇和自杀倾向三者之间关系研究的部分文献进行综述.相关的研究表明,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REM潜伏期缩短、REM频率和REM持续时间增加;抑郁症患者有着更多的负性梦境体验,而梦魇频繁的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更为明显.......
作者:叶碧瑜;苗国栋;李烃;徐贵云 刊期: 2009- 02
-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障碍
本文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抑郁障碍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此种患者抑郁障碍诊断的难度,并介绍了抑郁障碍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吴丹;李思特 刊期: 2009- 02
-
妊娠期抗抑郁药的安全性
本文综述了妊娠期抗抑郁药使用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记华;王高华 刊期: 2009- 02
-
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的研究进展
分裂症伴有大量的认知功能损害,目前认为工作记忆损伤是分裂症患者的主要特征,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有关分裂症工作记忆的损伤及神经影像学改变研究进展,以及药物对于改善工作记忆的作用.......
作者:张丽;李泽爱 刊期: 2009- 02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抑郁症
本文综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抑郁症在神经内分泌方面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权京菊;叶兰仙 刊期: 2009- 02
-
无抽搐电休克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electroconvulsivetherapy,MECT)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1例)在原用抗抑郁剂舍曲林的基础上加用MECT治疗.对照组(22例)仍使用原有抗抑郁剂舍曲林.所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并作比较.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71.43%......
作者:李轶琛;徐杨 刊期: 2009- 02
-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1438A/G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抑郁症患者与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1438A/G多态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检测254例抑郁症患者和231例正常对照者的5-HT24受体基因-1438A/G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1)5-HT2A受体基因-1438A/G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组-1438A......
作者:喻妍;赵靖平;吴仁容;寻广磊;房茂盛 刊期: 2009- 02
-
辉瑞精神科医生论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受体结合相关的代谢副反应的认识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作用突出,但EPS(extrapyramklalsymptoms,EPS)副作用显著.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有众多明显的优势,包括明显改善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预防临床恶化,且较少的EPS副作用.但随之出现的代谢副作用,如体重增加、血糖失调和脂代谢异常,取代了医生及患者对EPS的关注.这些副反应与长期潜在的心血管风险相关,减少了患者对药物......
作者: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聚焦解决模式对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
- 2 团体多元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口腔卫生健康的影响
- 3 感恩心理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患者的疗效
- 4 国外自杀风险评估量表研究进展
- 5 阿立哌唑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6 抑郁症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 7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反刍性沉思水平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 8 心理治疗中的负效应及其相关因素
- 9 “倍慈模式”自助小组对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影响
- 10 探讨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其心理健康和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的关系
- 11 精神分裂症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 12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isperidone on PPI and P50Deficit in First-Episode and Chronic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 13 抑郁与肥胖共病的研究进展
-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智力研究进展
- 15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
- 16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17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转化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 18 精神分裂症和情绪认知障碍
- 19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对比研究
- 20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妊娠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