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季刊)创刊于197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编辑部目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三位专职编辑均是教授,并有两位是博士生导师。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收录。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的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药学、管理等与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往期目录

首页>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952
  • 国内刊号:43-1457/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第02期

辉瑞精神科医生论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受体结合相关的代谢副反应的认识

关键词:
摘要: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作用突出,但EPS(extra pyramklal symptoms,EPS)副作用显著.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有众多明显的优势,包括明显改善阴性症状、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预防临床恶化,且较少的EPS副作用.但随之出现的代谢副作用,如体重增加、血糖失调和脂代谢异常,取代了医生及患者对EPS的关注.这些副反应与长期潜在的心血管风险相关,减少了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还可能终导致精神疾病的临床恶化.虽然我们在近年来对这些药物的生化作用已经有了更多的认识,它们的众多治疗特性和相关副反应的药理机制依然不明了.NasrallahHA综述了美国上市的全部7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拉西酮、阿立哌唑、帕立哌酮和氯氮平)的不同受体对代谢副反应的潜在作用,以及另一种在当时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bifeprunox,苏威制药和惠氏制药联合研发的一种抗精神病药物).使我们了解到不同抗精神病药的不同受体作用随带来的不同疗效和副作用特点.从文中我们了解到,所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除了对多巴胺D2受体的拮抗作用外,还有一系列的非多巴胺受体作用,如:5-羟色胺、谷氨酸、组胺、α-肾上腺素和毒草碱受体.因此,在临床选药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结合各个药物受体作用特点所带采的不同临床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