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季刊)创刊于197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编辑部目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三位专职编辑均是教授,并有两位是博士生导师。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收录。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的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药学、管理等与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9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7/R
邮发代号: 42-12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952
- 国内刊号:43-1457/R
- 出版周期:季刊
-
睡眠障碍的药物疗法
本文就临床常见的几种睡眠障碍药物疗法进展加以介绍.......
作者:许晓英;张易 刊期: 2011- 04
-
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症状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症状的近年研究进展.总结了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症状的出现时间及其特点,而且重点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指导性依据.......
作者:欧建君;赵靖平;夏昆 刊期: 2011- 04
-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精神科药物疗效的影响
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是一种重要的肝微粒体酶,在不同种族和人群存在基因多态性,这种基因多态性对精神科临床常用药物的代谢和疗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对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精神疾病临床用药的关系进行介绍.......
作者:安治国;伊其忠 刊期: 2011- 04
-
男女性别差异的脑形态学研究
本文主要对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法研究关于性别差异导致大脑结构差异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丽;刘哲宁 刊期: 2011- 04
-
精神障碍冲动攻击行为的神经生物学特征
本文从脑结构与功能、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和神经肽四个方面对有关精神障碍冲动攻击行为神经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作者:王中刚 刊期: 2011- 04
-
微卫星DNA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性研究回顾
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其确切的致病基因以及遗传机制仍不为人们所了解.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微卫星DNA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研究的概况,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作者:杨春;巴华杰;高志勤;赵汉清 刊期: 2011- 04
-
焦虑障碍脑影像学研究进展
来自动物、临床和神经影像学对焦虑神经环路的研究证据表明,在经典的Pavlovian恐惧条件反射动物模型研究基础上,人类的病理性焦虑和动物的恐惧条件反应应答有着类似的脑神经环路,恐惧条件反射神经机制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高度保守性和一致性,本文对焦虑障碍的神经环路脑像学研究进行探讨.......
作者:张燕;陆邵佳;廖梅;李凌江 刊期: 2011- 04
-
丙戊酸盐在抑郁发作中的应用
本文从丙戊酸盐对心境稳定的作用出发,综述分析了丙戊酸盐治疗抑郁发作的效果,在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特别可以改善焦虑、激惹以及冲动.与其他心境稳定剂相比有一定优势,而且其还可以预防抑郁、躁狂的发作,对快速循环也有良好治疗和预防作用.特别是为可能用于抑郁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任志斌;金卫东;童振华 刊期: 2011- 04
-
心理治疗缓解抑郁的生物学机理
本文综述和总结了心理、行为治疗缓解抑郁的有关试验和研究,指出心理、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缓解抑郁的生物学机理,可能是通过相同或不同途径起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学军;刘光亚;马静 刊期: 2011- 04
-
青少年暴力行为危险因子和认知缺陷分析
过去学者对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危险因子都做了相关的研究,可分为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但是我们在认识这些危险因素的同时,应该关注其对青少年认知行为的影响以及认知行为的缺陷与暴力之间的关系.......
作者:于跃;马小红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其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联
- 2 混合性抑郁症的识别与处理
- 3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颅脑肿瘤术后伴发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观察
- 4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糖脂代谢安全性研究
- 5 放松疗法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
- 6 妊娠期抗抑郁药的安全性
- 7 体位训练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
- 8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9 网络宣教改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状态的研究
- 10 斜视和弱视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 11 青少年暴力行为危险因子和认知缺陷分析
- 12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氟西汀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伴发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
- 13 rTMS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 15 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研究进展
- 16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抑郁障碍的关系
- 17 颜色标识腕带在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18 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尿量及精神状态的影响
- 19 胰岛素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
- 20 某市高中生体像关注与焦虑、抑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