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季刊)创刊于197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编辑部目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三位专职编辑均是教授,并有两位是博士生导师。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收录。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的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药学、管理等与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9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7/R
邮发代号: 42-12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952
- 国内刊号:43-1457/R
- 出版周期:季刊
-
适时心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适时心理干预对消化内镜检查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做消化内镜检查患者3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交替分入A、B、C、D组,每组各90例,对A、B、C三组分别在检查前3天、1天、2小时进行心理干预,D组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干预A、B、C三组患者检查前30分钟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
作者:高磊;薛娟;曹蕾;牛晓燕;王艳秋;马晓 刊期: 2017- 04
-
黛力新辅助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情感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黛力新辅助治疗心肌梗死(MI)合并情感障碍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2例MI后合并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6)给予MI常规治疗,观察组(n=46)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心功能指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ET-1、PAI-1、hs-CR、Ang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A评......
作者:朱俊;张超锋;武卫党;王聪霞 刊期: 2017- 04
-
斜视和弱视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调查斜视和弱视儿童在抑郁焦虑、精神特质及人格等方面的状况,以及综合干预对上述方面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斜视和弱视患儿153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两组儿童的焦虑抑郁程度、自尊、孤独、人格状况.同时对观察组患儿采取相应综合干预措施,评价其疗效.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自尊水平低下、孤独感、及人格障......
作者:姬明利;贾俊;万鹏飞;席进伟;赵奎卿 刊期: 2017- 04
-
不同类型认知障碍患者的尿液AD7c-NTP与头部MRI、MRS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对不同类型认知障碍患者的尿液AD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水平与头颅MRI中海马萎缩程度、MRS中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值水平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阿尔兹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各30例,分别设为AD组、VD组、MCI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对照组.取所有受检者晨起时尿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D7c-NTP水平,行头颅MRI及M......
作者:李爱东;陈曦;陈建良;何苏云;陈琦;蔡思敏 刊期: 2017- 04
-
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及与病灶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临床特征及其和病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首发脑梗死卒中患者68例,根据是否伴有抑郁分为:伴抑郁21例,为观察组,不伴抑郁47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脑梗死卒中后抑郁和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左侧大脑半球的比较发现:皮质下及额叶梗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右侧大脑半球梗死发生率未......
作者:刘立阳;姜新;吴皎;姚志成 刊期: 2017- 04
-
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辅助心理沟通对2型糖尿病性心脏病伴抑郁症状患者血糖控制及心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辅助心理沟通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性心脏病伴抑郁症状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8月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7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性心脏病伴抑郁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辅助心理沟通干预,干预3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心肌功能指......
作者:邢丽君;侯立清;张立国;段文民;尹福在 刊期: 2017- 04
-
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美多巴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普拉克索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非运动症状问卷量表(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评分分别为(14.......
作者:尤汉生;毛秀琴;石俊;徐顺生 刊期: 2017- 04
-
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60例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胃炎患者(记为观察组)、60例内科治疗有效的慢性胃炎患者(记为对照组)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接受治疗前后SAS(Self-RatingAnxietyScale,焦虑自评量表)、SDS(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自制......
作者:康继厚;陈克河;曾静;胡林莉 刊期: 2017- 04
-
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高血压组,同时选取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两组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短期记忆评分.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的MMSE和短期视觉客体工作记忆评分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SDS和SAS评分高于健康对......
作者:王学莲;宁正颖;刘存午;何东清 刊期: 2017- 04
-
隐源性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封堵术对其的影响
目的评估卵圆孔封堵术前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的变化.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心外科接受封堵术的隐源性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Znu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nu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手术前后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结果一共有80例患者完成了SDS和SAS的评估.患者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严重程度在手术后明显下降(P<0.001).SDS和SAS术前总分高是......
作者:董来宾;刘合玉;许玉霞;张素景;赵荷花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抑郁、焦虑在老年科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 2 药物诱导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应用与评价
- 3 氟西汀与体感振动音乐疗法联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 4 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冲动行为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 5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6 产前心理干预对初产妇精神状态、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
- 7 系统心理援助对门诊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 8 辉瑞精神科医生论坛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的有效性、耐受性和安全性
- 9 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 10 心理护理对Ⅱ-Ⅲ度烧伤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 11 重大创伤幸存者情绪自动加工对认知的影响
- 12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13 隐源性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以及封堵术对其的影响
- 14 急性缺血性卒中伴发抑郁障碍患者的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研究
- 15 孤独症及其谱系障碍生物学病因模式研究新进展
-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抑郁症
- 17 焦虑症患者的COR、甲状腺激素及自主神经的功能特点及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18 吸毒人员刑事责任能力鉴定资料的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 19 抽动障碍药物治疗现状分析
- 20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负性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