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季刊)创刊于197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编辑部目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三位专职编辑均是教授,并有两位是博士生导师。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收录。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的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药学、管理等与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房颤治疗新突破:中成药首获国际推荐
时间:2025-08-14 10:12:28
近日,房颤治疗领域迎来重大突破。最新发布的房颤指南首次将中成药纳入推荐用药名单,其中稳心颗粒凭借显著的临床疗效获得权威背书。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中医药在心律失常治疗中获得国际认可,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治疗选择。
传统医学与现代指南的碰撞
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全球患者超过3300万。以往指南多以西药和手术为主,此次中成药入选打破了这一格局。稳心颗粒的入选并非偶然,其组方源自中医"宁心安神"理论,通过黄精、三七等九味药材协同作用,就像为心脏搭建了"缓冲防护网",既能平息异常电信号,又可改善心肌微环境。
临床试验数据亮眼
在涉及2000余例患者的RCT研究中,稳心颗粒展现出"双管齐下"的治疗优势:
症状缓解率提升42%,相当于每10名患者中就有4人获得显著改善
6个月复发率降低至11.3%,较常规治疗组下降逾三成
安全性指标优于部分抗心律失常药,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足0.5%
这些数据如同为心脏安装了"生物稳压器",在控制心律的同时大幅提升治疗耐受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范式
指南特别指出,稳心颗粒可作为"阶梯治疗"的重要环节。对于早期房颤患者,单独使用即能发挥基础调节作用;中重度病例则可与射频消融术形成"组合拳",术后用药能减少"电风暴"复发。这种"标本兼治"的模式,好比既修理短路线路(消融异常兴奋灶),又定期保养电路系统(中药整体调理)。
患者用药指南详解
临床推荐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1袋(9g),温水冲服。需注意:
最佳疗效出现在用药4周后,如同"煲汤讲究火候",需要足疗程调理
与华法林联用时需监测INR值,建议间隔2小时服用
糖尿病患者可选无糖剂型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这一推荐将改变价值百亿的房颤用药市场格局。预计未来3年,中成药在心律失常领域的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8%提升至15%。多位专家表示,稳心颗粒的入选只是开端,随着"真实世界研究"的推进,更多经方验方或进入国际指南。正如指南编写组负责人所言:“当东西方医学智慧交汇,最终受益的将是全球患者。”
目前,全国三甲医院已陆续更新房颤诊疗路径,基层医疗机构培训也在同步展开。对于长期受心悸、气短困扰的患者而言,这份融合古今智慧的指南,或许正开启一扇新的希望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