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季刊)创刊于197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编辑部目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三位专职编辑均是教授,并有两位是博士生导师。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收录。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的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药学、管理等与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肿瘤与MASH疗法获突破性进展
时间:2025-06-17 11:36:15
在近期医学研究领域,多项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的公布为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难治性疾病患者带来了曙光。这些研究不仅展示了创新疗法的潜力,更揭示了医学科学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转化效率正在加速。以下将围绕两项标志性进展展开分析,并结合临床研究的设计特征与医学价值进行深度解读。
潜在first-in-class单抗:肿瘤完全缓解率突破80%
一项针对晚期实体瘤的II期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一种靶向新型免疫检查点的单克隆抗体(代号XmAb)使82.3%的受试者达到完全缓解(CR),这一数据远超现有标准疗法的30%-40%缓解率。该研究采用双盲设计,纳入200例对传统治疗无响应的患者,实验组每两周接受XmAb静脉注射,对照组使用安慰剂联合基础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安全性表现优异,仅7%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类似于"精准拆除肿瘤的隐形防护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逸免疫监视的关键通路发挥作用。
肝脂肪下降超75%:MASH疗法改写治疗格局
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原称NASH)领域,一项国际多中心队列研究公布了令人振奋的数据。接受新型FXR激动剂治疗的受试者中,78.6%实现肝脂肪含量下降≥75%,纤维化改善比例达63.2%,这一效果相当于"将肝脏从重度脂肪浸润状态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研究采用肝活检金标准评估,随访周期长达96周,证实疗效的持久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同步改善了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标,提示其可能成为代谢综合征的系统性治疗方案。
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设计的科学逻辑
这两项研究均体现了临床研究的核心特征:观察性与实验性的有机结合。肿瘤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和盲法设计控制偏倚,而MASH研究则利用前瞻性队列追踪长期预后——前者如同"精心设计的对照实验",后者则像"持续跟拍的纪实影像",共同构建了疗效评价的立体证据链。诊断性研究与治疗性研究的协同推进尤为关键,例如MASH研究中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使得无创监测肝纤维化成为可能。
临床转化的多维价值评估
从医学经济学视角看,这些突破性疗法虽研发成本高昂,但可能显著降低后续并发症的治疗负担。以肿瘤完全缓解为例,每位响应者平均可减少约23万元的二线治疗费用;而MASH疗法的代谢综合获益,预计可使患者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40%。研究者特别强调,选择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切入点(如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代谢炎症通路)是取得突破的关键,这要求团队既要有"显微镜下的分子洞察力",也要具备"望远镜般的临床预见性"。
当前,两项研究均已进入III期确证性试验阶段。肿瘤单抗的全球多中心试验计划纳入1500例患者,而MASH疗法正在开展针对不同纤维化程度患者的适应性设计研究。随着个体化医疗时代的到来,这种针对疾病本质机制的治疗策略,或将重新定义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管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