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简介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季刊)创刊于197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编辑部目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三位专职编辑均是教授,并有两位是博士生导师。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收录。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的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药学、管理等与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提醒:知网收录的期刊就一定是真的吗?别等提交材料才知道

时间:2024-04-25 10:42:08

众所周知,知网作为当今期刊界的权威数据库,其收录的期刊在职称评定中具有极高的认可度。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有些作者在精心选择了“知网收录”的期刊投稿后,却在职称评定过程中遭遇挫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知网收录”期刊背后的秘密,帮助大家避开可能的陷阱。


提醒:知网收录的期刊就一定是真的吗?别等提交材料才知道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知网收录的期刊并不一定都是真实可靠的。提交材料时才发现问题,那就为时已晚了。因此,在选择期刊时务必谨慎。


一、知网会议刊的猫腻


会议刊往往指的是作者参加学术会议后,由会议方出版的期刊。然而,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风险:一些盗版刊物会借会议刊的名义,将单篇文章上传到知网。这种做法在职称评定中是不会被认可的。此外,会议刊在学术界一直饱受争议。在许多情况下,发表在学术会议期刊上的文章并不被视为有效的发表,因此不能作为评审资料。所以,在决定是否选择会议刊发表时,请务必仔细阅读评职文件的具体要求,并尽量避免选择会议刊。


二、知网国际普刊的陷阱


知网国际普刊虽然被知网收录,但它并没有CN刊号,甚至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官方数据库中也难以找到其相关信息。尽管有些地方在评职时放宽了要求,只要期刊能在知网查到即可,但这一条件对于国际普刊来说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单位评职称文件中所指的知网数据库检索,通常指的是知网首页检索或在知网收录的国内期刊上能检索到发表的论文。而知网外文数据库收录的所有期刊都无法通过上述两个渠道检索到。这意味着你们所发表的国际普刊在知网的正常渠道是无法检索到的,因此不符合国内评职称发表论文的要求。


三、知网增刊的误区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核心期刊的增刊可以等同于国家级或省级期刊进行发表。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增刊能否替代其他期刊取决于当地评职文件的具体规定。如果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增刊可以代替其他期刊,那么其价值将不会被认可。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知网期刊的增刊在出版后并不会将您的文章收录至知网,或者仅将您的文章收录至他们自身的会议论文集中。这也可能导致您的文章在职称评定中不被认可。


因此,大家在评职称发论文的时候一定要高度警惕这些期刊陷阱。不要盲目认为只要是知网收录的期刊就万无一失。为了确保自己的职业发展顺利,请务必在选择期刊时多加小心,并仔细阅读相关的评职文件要求。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欢迎随时咨询我们的在线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