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季刊)创刊于197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编辑部目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三位专职编辑均是教授,并有两位是博士生导师。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收录。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的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药学、管理等与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中南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29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3-1457/R
邮发代号: 42-12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湖南
出版地区 湖南
订购价格 235.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2952
- 国内刊号:43-1457/R
- 出版周期:季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季刊)创刊于1974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承办。编辑部目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三位专职编辑均是教授,并有两位是博士生导师。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的医学专业性综合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等收录。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医疗领域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帮助广大临床医师提高学术水平,解决在临床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刊宗旨:充分利用广泛的专家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化组织和出版医药卫生知识和相关信息,为医药卫生行业和医药卫生工作者提供交流与探索的园地,成为具有现实性和实用性的知识平台。主要刊登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的中医、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公共医学、民族医药、护理、检验、医技、药学、管理等与医学相关的学术论文。
1.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文稿
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关键词摘要
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医学名词
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图表
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参考文献
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权相关事宜
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7国际精神病学杂志诚邀各地特邀编委、编委、副主编具体事宜请与采编部联系。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发文量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三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负性情绪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康复和负性情绪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开始实施三级康复护理以来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并予以常规护理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记录患者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着干预的进行,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均有所升高(F=8.21,P=0.009;F=4.52,P=0.04......
作者:李淑华;胡钦容;寇静;冷雪 刊期: 2016- 02
-
青少年强迫症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
目的探讨青少年强迫症与环境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52例强迫症青少年作为病例组,50例正常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家庭环境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结果病例组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和控制性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矛盾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作者:苑晓伟;王燕;王江涛;余金鸣 刊期: 2016- 03
-
安神补心丸辅助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安神补心丸辅助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8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安神补心丸辅助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
作者:张民英;李恒;翟新梅;胡金莲 刊期: 2016- 04
-
难治性抑郁磁共振研究进展
难治性抑郁障碍对传统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反应差,若能在治疗早期及时识别出难治性抑郁障碍,并联合给与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将极大的改善难治性抑郁障碍的临床预后.本文综述近年来难治性抑郁相关的磁共振研究,探索难治性抑郁障碍特有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早期识别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姚琳;潘丽红;王海华;顾春红 刊期: 2016- 01
-
阿戈美拉汀对首发抑郁症及性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对首发抑郁症及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首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予以阿戈美拉汀治疗6周,对照组予以氟西汀治疗6周,于治疗前,治疗1、2、4、6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亚利桑那生体验量表(ASEX)评定疗效和性功能,6周末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抑郁症状有效率研究组为86.67%,对照组为84.44%,两组差异无统计......
作者:刘陈;王红;黄光彪;尹娥;肖志刚;黄杨梅 刊期: 2018- 05
-
血管性抑郁与脑白质损害
本文综述了脑白质损害(WML)在血管性抑郁中的发病情况,血管等影响因素及其对治疗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世敬;王彦云;陈宇霞 刊期: 2009- 01
-
卒中后抑郁的脑磁共振低频振幅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的脑磁共振低频振幅(ALFF)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32例PSD患者及35例年龄、性别、卒中病程相匹配的无PSD脑卒中患者,采用3.0T核磁进行脑部扫描,采用ALFF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大脑区域活性的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差异脑区与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PSD患者存在右侧中央前回(Z=-2.737,P<0.01......
作者:曾义;王曦;黄忠;赵戈;马中锐 刊期: 2018- 02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伴抑郁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伴抑郁的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实验组采用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同时运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对患儿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
作者:陈彦飞;石茹;杨凤琴;王雪芹 刊期: 2016- 03
-
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和利培酮后对糖脂代谢及认知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糖脂代谢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9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例,随机分入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接受治疗,检测并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末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TCTG、LDL-C、HDL-T和BMI等指标.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测验(MCCB)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病......
作者:黄海燕;潘江艳;韦云龙;覃旭 刊期: 2016- 05
-
精神科住院患者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精神病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精神病科住院患者54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医院获得性感染分为两组:感染组(n=51例)和非感染组(n=49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相关治疗情况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精神病科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策略.结果5......
作者:焦宁波;亢晓燕;李琨;肖凡;尚文娟;马晓燕 刊期: 2016- 02
动态资讯More >
- 1 第21届世界糖尿病大会侧记:糖尿病与精神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2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 3 瘦素与抑郁症
- 4 抑郁症认知功能和量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 5 3H护理模式应用于消化道肿瘤伴发失眠患者的效果评价
- 6 结构化教育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疗效
- 7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青中年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疗效
- 8 经颅磁刺激在难治性老年躯体化障碍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 9 度洛西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躯体形式障碍疗效观察
- 10 妊娠和哺乳期使用苯二氮(革)类药物的风险
- 11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心理及康复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12 吡贝地尔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用药对帕金森伴抑郁状态患者抑郁评分及神经症状康复的影响
- 13 音乐放松疗法对癌痛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
- 14 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道手术的患者心理应激及免疫水平研究
- 15 MicroRNA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
- 16 MoCA与MMSE在酒精依赖患者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 17 Orem自理模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心理特征探讨
- 19 共情护理对改善老年期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作用
- 20 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的评估方法